|
|||||
|
|||||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工程如同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们不仅见证了人类的智慧与勇气,更见证了一个国家的成长与奋进。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可可托海水电站,即是这一光辉历程的代表之作。它不仅是中国水k8凯发设史上的丰碑,更是新中国工业精神的生动体现。 电站设计工作自1958年起由西北院承担,其主体结构位于地下136米处,包含机房与车间等设施的总深度约200米。作为当时我国唯一的最大最深的地下水电站,其装机容量1.9万千瓦,为矿区及当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荒原戈壁中的“水电长征”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在探索中艰难前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可可托海水电站的建设拉开了序幕。这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它不仅要求建设者们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作业,还要克服技术、物资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可能的挑战,激发了建设者们无穷的创造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1959年9月,公司工作组赶赴可可托海项目现场。彼时,职工宗家源的妻子身怀六甲,健康状况也堪忧,但心系工程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随队出征。临行之际,他以慷慨的诗句铭志:“赳赳雄师出塞关,英豪目下无艰难,现场设计为方向,不亮明珠誓不还!”这份掷地有声的誓言,成为他投身荒漠的号角。光阴流转,直至1967年,可可托海地下水电站发电,当宗家源风尘仆仆踏上兰州故土时,迎接他的,是门前一个蹒跚学步、奔跑雀跃的小小身影——他那未曾谋面的女儿,已能欢笑着扑向父亲的怀抱。八载别离,青丝染霜;一声“爸爸”,刹那抚平了所有岁月风尘与无言付出。 在可可托海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先后修建了三座水电站,它们按修建时间被当地人依次称作一、二、三厂房。1952年,可可托海修建了第一座水电站—一厂房,它位于地面上,虽然厂房面积不大,但对于当时的矿区来说已经是一笔宝贵的财富。1958年,又动工兴建了第二座水电站—二厂房(可可托海水电站),这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地下水电站,完全依靠人工之力在极端严寒的“中国第二寒极”中拔地而起。1976年,可可托海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达到4×5000千瓦,年发电量高达1.2亿千瓦时。 电站从勘探设计到投入使用,历经20年,所有的设备、建筑材料,都用人工蹚着齐腰深的冰雪,从山外一步步扛进来,数千名建设者在坚硬的石山之下“掏出来”一个奇迹。这一壮举标志着新疆水利水电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也为新疆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新疆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可可托海水电站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彻底扭转了矿区“用油灯采矿”的困境,为新疆的工业化进程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可可托海地区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还蕴藏着珍贵的稀有金属矿藏。其中,三号矿脉被誉为“地质圣坑”,是世界上最大的稀有金属矿之一。这里出产的锂、铍、铯等稀有金属,是制造原子弹、氢弹、卫星等不可替代的尖端原材料。因此,可可托海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被列为“国家一级机密”区域,以代号“111”在几十年中与世隔绝。可可托海水电站的建成,为这些稀有金属的开采提供了稳定的电力支撑,助力了“两弹一星”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同时,额尔齐斯河的梯级开发改善了下游地区的灌溉和防洪能力,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平衡提供了有力保障。 升级改造开启新程 进入新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可可托海水电站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保持其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水电站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与扩机工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可可托海地区水电站的建设历程中,第三座水电站——可可托海水电站扩机工程(三厂房)的建设也是一项重要里程碑。2010年6月8日,新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委托公司进行可可托海水电站扩机工程全阶段勘测设计工作。扩机工程在利用原电站首部枢纽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的基础上,考虑下游梯级衔接,采用引水式开发方式,仅进行扩机发电引水系统主要建筑物布置。在减少弃水、提高水量利用率的同时,还可以为系统提供一定的调峰容量,使其水库良好的调节作用得到发挥。扩机工程的完成进一步提升了可可托海地区的电力供应能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同时,为了满足并网需求和技术改造的要求,可可托海水电站于2017-2018年进行技术改造,结束了自备电站的历史,实现了与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 结 语 可可托海水电站的建设历程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生动写照。从1955年的勘察起步到1976年的全面投产,再到新时代的智能化改造吗,这座水电站见证了中国水利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它不仅是地下136米深处的钢筋水泥结构,更是一代人在极端环境下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信仰丰碑。 如今的可可托海已经蜕变为集红色教育、科普研学、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地质陈列馆、三号矿脉、阿依果孜矿洞、地下水电站、87-66选矿厂等景点吸引着八方来客。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可可托海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更凝聚着老一辈西北院人等建设者的心血,成为了传承和弘扬新时代工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可可托海水电站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力量,成为永载史册的时代之光。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