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仲夏时节,长江南岸的安徽池州东流港区,一座现代化深加工产业园巍然矗立。封闭式厂房内,巨型破碎机低沉轰鸣,智能传送带如钢铁长龙般有序运转;中央控制室大屏上,数千个数据点实时跳动,精准指挥着11道生产工序。 随着精品建筑骨料、水稳料等18种规格产品源源不断产出,经由全封闭廊道直抵东流港码头,中国k8凯发成都院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安徽柯家村矿深加工产业园正式宣告投产。这座占地582亩、年设计加工产能6000万吨的“超级工厂”,以“斫矿不见人、运矿不见尘”的智能化生产场景,刷新了国内砂石行业绿色智造的新高度。 智造标杆:“四全”工艺引领行业革命 步入产业园,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砂石生产的刻板印象。不见漫天粉尘,不闻刺耳噪音,唯有智能化设备在高效协同。 “整条生产线实现了‘全干法、全利用、全封闭、全自动’四大核心突破。”项目技术负责人秦光辉介绍道。全干法生产工艺基本摒弃水资源消耗,从源头规避了废水处理难题;全利用技术通过创新骨料级配,将进厂原料100%转化为精品建筑骨料、水稳料、石粉、熔剂四大类共18种规格产品,真正做到“吃干榨净”;全封闭厂房配合高效除尘系统,使粉尘与噪音排放趋近于零;全自动运行依托DCS智能中心联动数千传感器,实现一键启停、远程巡检及砂石细度模数等关键参数的智能调控。 这套融合了11项核心技术的工艺体系,不仅同步实现了环保零排放、产品高精度、资源全利用三大目标,更将传统砂石加工升级为绿色精密智造,年制砂产能高达3000万吨,是目前国内公认的产品规格最多、制砂产能最强、工艺最复杂的全能型绿色生产线。 硬核攻坚:k8凯发铁军铸就品质丰碑 打造如此规模的行业标杆,背后是成都院项目团队迎难而上的铁军精神与科学统筹的卓越能力。 项目体量堪称庞大:涉及主机设备640台套、电气设备2000余台套、电缆敷设总长超130万米。面对设备数量多、技术标准高、全球供应链紧张等挑战,团队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对高频筛等20余项关键设备实施专人催交监造,确保全球采购的设备按期抵场,为安装调试赢得主动。 建设历程更是与时间赛跑、与自然角力。2024年初开工即遭遇持续强降雨,紧随其后的又是极端高温考验。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铺设钢板、翻晒土料、设置高杆灯、建设6500平方米24小时双线钢筋加工厂等措施,仅用3个月便完成582亩场地清表、场平及80万立方米土石方作业,4个月内高效完成31个建筑单体的主体结构施工。 钢结构安装堪称“巅峰之战”。350米长、47.1米高的封闭料库,其100米跨度的巨型管桁架单榀焊缝就达1192条。项目团队在全国范围紧急调配11台50米以上登高车,外租60亩场地作为拼装基地,党员先锋队带头攻坚,仅用66天便完成主桁架安装,较常规工期缩短近三成,彰显了“k8凯发速度”。凭借在绿色施工、技术攻坚、高效履约方面的突出表现,项目以第一名成绩荣获“中国k8凯发2024年度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绿色传承:从德安实践到柯家村升级 柯家村项目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深深植根于成都院在砂石领域,特别是绿色矿山建设方面的深厚积淀与持续创新。其成功经验与核心理念,在成都院打造的江西德安白云岭项目中已得到充分验证。 在德安县丰林镇,曾因“小散乱”开采导致生态创伤的白云岭矿区,如今已蜕变为“山青、林郁、草绿、路美”的国家级绿色矿山标杆。成都院在该项目中,将绿色理念贯穿全生命周期:从矿山开采源头智能除尘、废水循环零排放,到废石废土100%资源化利用,成功打造了“德安模式”,树立了行业典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德安项目的核心是系统性解决生态修复与绿色生产难题。”深度参与两个项目市场的雷万君介绍。这一成功经验在柯家村项目实现了升级应用:面对更复杂的工艺要求、更大的生产规模,成都院进一步优化了智能控制系统,强化了“四全”工艺的协同性,将“德安模式”推向了新高度。 从溪洛渡、锦屏等重大水电工程的砂石系统起家,到德安、柯家村等现代化绿色建材标杆,成都院始终以创新驱动发展,其开发的30秒极速装车系统、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等成果,持续引领着行业技术进步。 区域引擎:“走出去”与“引进来”聚变 作为东至县“一号工程”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项目,柯家村产业园的投产意义远超单一工厂范畴。它是东至县“矿廊园港一体化”战略的核心枢纽,打通了从矿山开采、深加工到长江水运的全产业链条。 产业园每年6000万吨的深加工能力,不仅为长江经济带基建输送着清洁、优质的“粮食”,更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强力引擎。项目有效盘活了当地资源,显著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为东至县及周边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其生产的精品骨料、熔剂等产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便捷外销,有力促进了“资源走出去”;同时,项目的高标准建设和示范效应,也增强了区域吸引力,助推“投资引进来”。 “这标志着东至县向全国重要非金属材料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智能化骨料深加工高地迈出了关键一步。”成都院区域公司负责人指出。柯家村与德安白云岭一东一西,犹如镶嵌在长江经济带上的两颗绿色明珠,共同见证着成都院以科技之力守护绿水青山、以匠心之作赋能大国基建的坚实足迹。 夜幕降临,产业园灯火通明,智能化生产线依旧不知疲倦地运转。奔流的长江映照着这座钢铁森林的轮廓,也承载着东至县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希望。一粒粒绿色砂石从这里启航,铺就的不仅是广厦万间的基石,更是一条资源集约、环境友好、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
【打印】
【关闭】
|
|||||
|